close

為什麼不要打罵-體罰與權威對小孩的影響

人是情緒的動物,非理性是人的常態。

開心或不開心的事很容易不經思考馬上表現出情緒。

長期壓力(譬如長期被打罵)會導致大腦內部的海馬迴(記憶中樞)受損,

而使杏仁核(情緒通道)作用增強變的暴躁。

處在長期壓力下記憶會越來越差,每個人對長期壓力的時間感覺不同,

有人覺得一個月是長期壓力,有人認為一週是長期壓力,

也許有人一天就覺得是長期壓力了。

事件發生後神經傳導馬上由杏仁核作用反應,是以情緒來主導,

此為動物性通道,是立即反應此通道也較大。

如神經通路經過海馬迴作用則是有經過思考、學習的過程,

多次反覆練習才會使神經傳導經過海馬迴,

此通道本就小於杏仁核反應,經過練習通道會變大也會多加運用。

所以冷靜跟理性是需要練習而來的。

 

對自己有控制權能作主的人才有能力抵抗挫折,

教導小孩自己做決策,讓孩子參與自己的相關事物,自己安排決定。

讓小孩選擇自己願意做的方式,不要父母規定要小孩做,

小孩可能不願意做,就算是目前願意做長大可能也不想做

只會聽從父母話的小孩不會獨立思考,鼓勵小孩不一定要順從要會質疑,

與對方意見不合時要學會與人討論,甚至說服對方。

要教出能自我作主的人 → 教出主人

不會質疑權威的小孩,很好帶 → 教出奴才

練習跟小孩好好討論、研究,讓孩子自己思考出方法。

 

習得無助後天學來的無能為力

譬如愛說「這都是命」的人,完全不想辦法解決問題 → 自我放棄

歧視的環境是可以被製造出來的,讓小孩認為自己不被看好能深深影響孩子讓他表現變差。

講師介紹一個心理學上的名詞,叫「習得的無助」,不是天生性格,

是學習得來的認為自己沒辦法、做不到的無奈感覺。

習得無助的理論,最早是在1975年由賓州大學心理系的教授馬汀‧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)所完成的。

 他們的實驗是這樣做的,有三組狗,A組經歷過被電擊但這些狗學會了按掉開關可以停止電擊;

B組也經歷過電擊但無論他做什麼都無法停止(控制)電擊,被電或突然停止被電都是被別人控制的;

C組是對照組,從沒有電擊經驗。

將這三組狗分別放進一個會電擊的箱子,但是只要跳過一個柵欄,就可以逃脫。

實驗結果,A組、C組的狗,都可以很快逃脫,

但B組的狗,卻停在原地被電,嗚嗚哀鳴,不做逃脫的嘗試。

當研究人員把B組的狗拉到沒電的位置,牠不能接受自己安全了,

依然會跑回原來有電的位置去躺在地上哭,

必須反覆來回30-50次,這些狗才會相信自己能待在安全的地方,

所以要使受過創傷的人恢復能力需要重複30-50次的信心重整。

 

負面語言比責罵更可怕

1. 就算是面帶笑容小聲的說:那麼慢,每次都這麼慢。

    或是:請你快一點。都是負面思考而且是使用「你訊息」,

    帶有指責意味,雖溫柔卻是不可抗拒。

    可改用「我訊息」方式述說:我等好久了。

2. 你又不會了。

    聽來似乎無惡意,但聽者有心等於是話語攻擊,

    自然會讓聽到的人產生防衛性的回話。

說話前想想自己聽到這些話的反應,自己不喜歡的孩子也不會喜歡,

常用負面語言等於讓孩子習的無助。可用「意志力」重塑大腦,

學習正面思考,要出於真心的鼓勵與讚美而非利誘。

所以說話前先思考,有話慢慢說!

 

本週的回家作業 

人本父母班-2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何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